2)第187章 匈奴兵再犯圉县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了河的敌军。还在西岸没有渡河的胡人过不来,只有撤退一途。”

  曹恪闻言,不由得叹道:“真是条好计策!”

  “还有,校尉可再调一支人马从浪荡渠上游过河,悄悄绕到尉氏附近,趁胡人大军离开,城中守备空虚时偷袭,将城池夺回。”丁斐道,“于扶罗战败回到尉氏城下,见城池易手,一时强攻不下,只能引军逃离兖州。”

  “好,我就按你的计策行事!”

  曹恪又和丁斐讨论了作战的细节,最终决定由自己亲自率领大部人马到城外浪荡渠渡口东岸设伏。

  丁斐在三天后引两千余步卒前往浪荡渠上游筑坝截流,等敌军过河时再掘坝放水。

  先前,曹恪从细作那里得知,于扶罗三天后会引大部人马东进,只留千余胡兵守城。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他决定让牛金在三天后领千名骑兵从上游过浪荡渠,绕到尉氏城下,与城内的曹军细作里应外合,夺取城池。

  ……

  三天后,万余匈奴兵拔营起寨,在于扶罗的带领下离开尉氏,往圉县而来。

  前锋三千胡骑由呼厨泉统领,于当天下午抵达圉县浪荡渠西岸。

  此时,丁斐已经领着两千步卒在距离渡口八九里远处的上游筑了座堤坝,只等胡骑过河,就要动手掘坝。

  因为曹军截断了上游的水流,宽阔的浪荡渠水位剧降,两岸河床祼露。

  河中间,不时可见刚刚露出水面不久的片片浅滩。

  匈奴兵的几名斥候策马涉水过河,上了东岸,查探一阵,没发现汉军的踪迹,便返回西岸自家军阵前,向主帅禀报,只说浪荡渠水浅可渡,对岸未见敌军。

  浪荡渠道西岸,匈奴前锋阵中。

  一个披头散发,身披铁甲,头戴皮帽的中年汉子稳坐马上,听完斥候的汇报,便挥手让他退下。

  这个身材健硕的中年汉子正是匈奴兵的前锋大将呼厨泉。

  此人是匈奴前任单于羌渠之子,现任单于于扶罗之弟。

  呼厨泉策马上前几步,赶到河边,见浪荡渠水很浅,自家大军完全可以涉水而过,大喜过望,便要招呼大军过河东进。

  这时,有个当户劝谏道:“殿下,卑职以为这河里有蹊跷,大军还是小心为妙。”

  “河里有什么蹊跷?”呼厨泉一脸不解地问道。

  “这条河水位太浅,河床像是刚刚才露出来的。”当户道,“卑职怀疑汉军可能在上游筑了堤坝,将水流截断,准备等我军过河时再决堤放水。”

  呼厨泉摸摸下巴上的黄色胡须,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道:“现在是冬天,干旱水少,河流水位下降甚至断流不是很正常的么?”

  当户又劝道:“卑职以为,殿下还是派部分斥候往上游查探一番,确认汉军没有筑坝之后再命人马过河为好。”

  “我今日上午就已经派人前去查探过了,上游没有发现汉军筑坝。”呼厨泉有些不耐烦。

  当户见呼厨泉心意已决,不好再劝,只得闭嘴不言。

  呼厨泉将手一招:“前军过河!”

  一声令下,匈奴骑手分成两队,牵着战马,缓缓而行,下到河床上,再向东岸边走去。

  为了节省战马的体力,匈奴骑兵行军的时候大多牵马步行。

  现在河水很浅,人步行就可通过,没必要坐在马背上过去,白白消耗马匹的体力。

  浪荡渠上游,丁斐已经领着两千人马在刚刚筑成的堤坝上等候多时。

  不久前,他引兵赶到浪荡渠上游,埋伏在岸边,等胡人的斥候过来查探并离开之后,才带人修筑堤坝。

  此时,他从飞马赶来报信的自家斥候那里得知胡骑正在过河,便挥手传令:“掘堤!”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