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 花园抄诗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棘奴抄别人的?这是孩儿不久前亲耳听到棘奴吟的诗,断然不假。再说,他就算要抄,也应该去抄那些精品好诗,去抄一首韵律有问题,风格与潮流大相径庭的打油诗做什么?”

  丁瑶想想也对,不再言语。

  曹操似乎也觉得曹恪的诗有抄袭的可能,便指着湖边毛竹,对侄子道:“既然如此,那大伯我考考你。你以竹子为题,赋诗一首,诗中不能出现一个竹字,时限是半个时辰之内。如何,作得出来么?”

  曹恪闻言,心中一惊。

  曹操居然要自己写命题诗!

  这个,小侄做不到啊。

  自己一个文抄公,哪里能够临场发挥,写这种命题诗?

  怎么办?

  丁瑶见曹恪一副为难的神情,问道:“莫非写不出来?”

  曹恪稳住心神,道:“让小侄想想。”

  曹昂有些看不过眼,道:“阿翁,阿母,棘奴今天好不容易写了首诗,偶有所得。你们居然怀疑他抄袭,还要逼他当场作诗,这实在有些过分。”

  曹丕也附和道:“是啊,是啊,有些过分!”

  丁瑶道:“棘奴,你要是实在为难,就说写不出来,你大伯和大伯母都不会怪你的。”

  曹恪道:“大伯,大伯母,请容小侄好好构思一番。”

  说完,便在脑海里回忆自己在后世读过的诗歌,尤其是咏竹诗。

  回忆了将近半刻钟,曹恪忽然想起了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庭竹》。

  那首诗也是五言绝句,和《悯农》的诗体是一样的,念出来的话只怕也会被当作打油诗。

  不管了,打油诗就打油诗吧,只要能帮我过了这一关就行。

  打定主意,曹恪便开口吟道:“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丁瑶问曹操:“孟德,棘奴这诗作得怎么样?”

  “还是一首打油诗。”

  丁瑶道:“又是打油诗?”

  “不错,打油诗。”

  曹操道:“不过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又对曹昂道:“箕山坞我的住处书房内,有韵书三卷。你回去后,将之拿给棘奴,让他好生学下韵律。”

  曹昂闻言,应了一声。

  曹操对曹恪道:“贤侄回去后,将韵书多看几遍,最好将其中内容背熟,再结合我曾经教过你的诗文写法,勤加练习。同时,要多读名诗,尤其是《诗经》,触类旁通。这样练个两三年,必有所成。”

  听了曹操的教导,曹恪唯唯连声。

  见临场作诗这关已过,他心中松了口气,暗道早知如此,就不念诗装逼了。

  就算要念,也应该念魏晋六朝古诗,没事吟唐诗干什么?

  正暗自思量,又听见曹操道:“贤侄,你知道你大伯母这两天在做什么不?”

  曹恪道:“小侄不知。”

  曹操笑道:“她在帮你说媒。”

  “帮小侄说媒?”

  曹恪有些惊讶,不由愣住。

  丁瑶也道:“是啊,贤侄年岁已长,该成个家了。”

  曹丕也拍手叫道:“堂兄该找个嫂子了。”

  曹恪想不到这次跑到州牧府见曹操、丁瑶夫妇,居然会被他们催婚。

  他不禁想起了前世逢年过节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催婚的场景。

  那些催婚的亲戚,真是让人烦不胜烦呢。

  皱了皱眉,曹恪连忙推脱:“小侄今年虚岁才十七,谈这些还早。”

  曹操道:“不早了。我二弟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你大兄都出生了。”

  曹恪想到了一个回绝的理由,道:“阿宝还没成家呢,哪里能够轮到我?大父曾经说过,依我家的规矩,大的没娶之前,小的不能娶!”

  丁瑶道:“这个不用贤侄担心,我不久前已经给阿宝说了门亲事。”

  曹恪转过头来,问曹昂:“堂兄订亲了?”

  曹昂有些不好意思,摸摸自己的头,道:“订亲倒还没有,准备下个月行纳采之礼,和那家人说好了的。”

  “敢问是哪家的姑娘?”

  “陈留卫家的,是卫子许(卫兹字子许)的远房侄女。”

  曹恪笑道:“那恭喜了!”

  “恭喜什么?”曹昂道,“八字还没一撇呢。”

  丁瑶道:“好了,好了,现在说说棘奴你的事吧。”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