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章 搜捕吕布妻小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人身后进了石门,又下了十级台阶,这才到了地道之中。

  众人走了数百步,才与曹大福会合。

  会合之下,又走了将近五里路,便到了地道的尽头。

  曹恪发现地道尽头有一道十级台阶。

  台阶上,杂乱无章地摆放着十几副盔甲,看起来像是刚刚丢弃不久的。

  曹大福讶然问道:“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盔甲?”

  “应该是吕布妻小的卫兵丢弃的。”曹恪望着其中一顶头盔,说道。

  “他们为什么要把盔甲丢掉呢?”曹大福一脸不解。

  曹恪寻思片刻,道:“他们应该是怕披着吕布军甲胄被我军发现,因此把能够表明军人身份的盔甲都丢在这里,然后穿着普通衣服出去,方便混入百姓中隐藏。”

  曹大福颔首道:“应该是这样的。”

  他又数了数盔甲数量,说道:“共有十一副。”

  曹恪道:“看来吕布家眷逃走时,身边有十一个士兵守护。”

  正说话间,曹恪忽然看见一个亲兵指着台阶最上面的那堵墙壁,说道:“那里也有把剑。”

  十级台阶上也有一堵青石墙,墙上也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

  曹恪上了台阶,又走了数步,赶到青石墙边,如法炮制,将铁剑从剑鞘中抽出,俄顷发现青石墙上开了一道小门。

  众人出了小门,便来到了一座丛祠之中。

  曹恪走到丛祠外面,观察一阵,发现这座祠堂坐落在白马南郊,距离城门大约五里路。

  坐祠大门外面,有一条南北向的大路,从白马城南门一直向南边延伸。

  众人沿着大路向南边走了数步,便来到一个十字路口。

  一条东西向的乡间小路在这里与官道相交。

  曹恪环顾四周,发现乡间小路东边百余步远处,有座里坊。

  他心中一动,问曹大福:“如果你是吕布的家小,在逃难之时,跑到这里,是选择走大路呢还是走小路。”

  “如果末将是吕布妻小的话,当然应该走小路。昨天晚上后半夜有月光,小路又不是很难走。”曹大福不假思索地答道,“要是走大路的话,可能会被我军士兵发现,毕竟我军南郊大营距离此地也只有大约五里地。”

  “聪明!”曹恪竖起大拇指,夸了眼前这位亲信一顿。

  俄顷,他又说道:“吕布家小在我大军进城之时仓皇而逃,肯定没带多少钱粮,加上又是后半夜,她们不熟悉路径,怕遇上我军巡逻的兵丁,应该不会跑远,现在应该在附近躲藏。”

  他又指着小路东边不远处的里坊,问道:“那里面可有人居住?”

  “末将曾经派斥候去查探过,当地的百姓早在我大军压境之前就跑到外乡去避难了,里面没人。”曹大福说道。

  “她们会不会藏在那里面?”

  曹恪随即招呼众人:“我们去那座里坊里面看看。”

  正要走时,又听见曹大福说道:“末将以为,如果那些人真的在那座里坊之中藏身的话,郎君还是让人去军营调些兵马过来为好,毕竟对方有十来个人,且都藏在暗处,我们才这么点人,对付她们的卫兵只怕没多少胜算。”

  “说得也是。”曹恪可不想让自己的亲兵平白无故地流血牺牲。

  调来大队人马过来将里坊围住,逼里面的人自己走出来投降,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吕布的家小真的藏身在那座里坊之中的话。

  曹恪随即让曹大福带两人回城内军营,从自己的亲兵曲中抽调百名骑兵过来。

  曹大福轰然应命,带着两个士兵疾步朝城内走去。

  曹恪则带着另外八名亲兵在官道下面的草丛中等候曹大福的人前来。

  三刻钟后,曹大福领着百名骑手赶到这条十字路口,与曹恪会合。

  曹恪当初是步行出城的,没有骑马,他只好借一个亲兵的战马来用。

  百多名亲兵在曹大福的带领下,跟随曹恪向那座里坊逼近。

  那座里坊中的一座小院子里,严氏已经将头上的首饰收起,换上了一件乡民穿的麻衣,坐在客厅和任红昌、吕绮玲吃饭。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