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推荐人才(求票)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肯借,没想到这么快就答应了。”

  曹德颔首道:“借书可以,不过时限只有半个月,六月初八之前必须归还。”

  “这个孩儿知道,六月初八那天我们就要动身去东平了。”

  曹德道:“明日吴质来了之后,务必带他来见我。”

  曹恪拱手道:“谨遵父命!”

  说完,告退出来,到曹德的书房取了两册《左传》,这才返回自己书房,看书打发时间,到戌时才睡。

  第二天辰牌时分,他吃过早饭,到书房看书,同时等候吴质到来。

  不久,门人来报:“有个姓吴的郎君求见,现在坞堡大门外等候。”

  曹恪叫来一个贴身小厮,让他随门人前去迎接吴质。

  那个贴身小厮名叫曹大福,年方十五岁,长得十分健壮。

  曹大福奉命出去,不多时引着吴质走到西厢房外面。

  曹恪听见门外脚步声,料知是吴质来了,便起身出迎。

  吴质一袭白衣,在曹大福的引导下进了书房,见曹恪朝自己这边走来,连忙施了一礼,口称:“见过曹家郎君。”

  曹恪客套寒暄几句,便拉着吴质的手,走到书房中间的红色苇席上,请他入座。

  曹大福则出了书房,在外面侍候。

  不久,两个小侍女各端来一张食案,分别放在曹恪和吴质面前,便告退出去。

  两张食案上,都放有一盘水果、一只耳杯以及一把盛满了酢浆的水壶。

  曹恪请吴质吃果子,须臾,问道:“吴家郎君,不知足下有字么?”

  按古时的规矩,一般是虚岁二十时行冠礼,以示成人,家中长辈要在这个时候给举行仪式的男子取表字,方便别人称呼。

  但凡事也有例外,有的家庭出于种种考虑,会提前给自家的孩子举行冠礼。

  有的人甚至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表字。

  出于礼貌,曹恪还是要问一下吴质的表字,总不能老是叫他吴家郎君吧。

  吴质道:“在下草字季重。”

  “足下莫非在家中排行第四?”

  古时兄弟排行,嫡长子为伯,庶长子为孟,次子为仲,三子为叔,四子为季。

  这吴质表字有个季字,肯定是家中四子。

  吴质道:“不错,在下上面有三位兄长。”

  说完,似乎想起昨天的事来,又道:“昨天在下在城中为董家四郎所辱,幸得足下仗义执言,才挽回了颜面。此恩没齿难忘,请受吴某一拜。”

  正要起身行礼时,却被曹恪一把拉住。

  “区区小事而已,不足挂齿。”

  曹恪道:“那董四郎是什么人?”

  “济阴董氏家主的族孙,喜欢收藏古籍,在下因此找他借书。”

  曹恪“哦”了一声,道:“就是品行不端,喜欢仗势欺负人。”

  正说着闲话,猛然想起吴质的来意,有些不好意思地拍了拍脑袋,道:“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足下是来做什么的了。”

  他站起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