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清查人口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荀彧笑道:“有了在东平清查户口、推行均田之策的经验,主公以后要在兖州全境实行均田制的话,就容易多了。”

  “说得也是。”曹操轻轻颔首。

  ……

  几天后,曹德收到曹操让他在辖境清查人口的指示,便召集东平国相府掾官吏以及东平七县县令前来国相府商议此事。

  曹恪也奉老爹之命参会,只因他是均田策的倡议者,尽管他是军方的人,与东平地方行政系统没有关系。

  这天上午,东平国相府中路大堂。

  曹德据案高坐。

  李宣、吕昭、毕轨、王畅、吴质等数名国相府掾坐在东边席上,而包括程昱在内的七县县令坐在西边席上。

  曹恪被老爹安排坐在程昱的上首。

  这样安排,倒不是因为曹恪是曹德的儿子,而是因为曹恪官拜校尉,比大堂内除曹德之外的其他人的官职要高。

  曹恪坐在席上,听见老爹说道:“去年有二十万黄巾降部奉命前来东平,本府命李主簿负责将他们安置到各县,并给他们分田。因为此事,东平人口大大增加了。”

  堂下七个县令闻言,都面露喜色。

  辖境人口增加,这是好事啊!

  人口越多,意味着能收到的税也就越多。

  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对地方官来说,也是一大政绩。

  曹德又道:“不过,就算把黄巾降部和流民人口都计入黄册,现在东平国全境的编户齐民也才四万六千余户,二十三万余口,只有灵皇帝时的一半。”

  汉灵帝时,东平有人口四十五万。

  当然,这些人只是登记在官府黄册上的编户齐民,由朝廷直接掌握的人口。

  至于地方上的士族、豪强掌握的人口,并不在其中。

  也就是说,有大量的隐户藏在士族、豪强的庄园和坞堡里,没有被朝廷掌握。

  曹德又道:“为了试行均田之策,同时也为增加编户齐民的数量,曹使君特命我清查东平的人口。”

  吕昭、王畅、毕轨等出身东平本地大族的掾吏闻言,心中疑惑顿生。

  只见吕昭眉头微皱,问道:“府君,本地世家大族的人口也要查,世家大族的地也要均么?”

  “当然。”曹德道,“只要是住在东平境内的人,官府都要将他清查出来,并登记在册,然后分田。”

  此言一出,举座哗然。

  世家大族的人口也要查?

  什么意思?

  世家大族为了自家的私利,这么多年来不知道收留了多少隐户。

  这要是查出来了,官府会不会要求各个世家大族把隐匿的人口全都吐出来?

  还有,清查人口的目的是为了多收税。

  毕竟人口越多,官府能收的税也就越多。

  在大汉朝,尤其是东汉王朝,世家大族也是要纳税的,到了国家有事的时候,还得出钱出粮出人。

  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

  平时世家大族愿不愿意纳税,国家有事的时候愿不愿意出钱出粮出人,全看自家心情。

  而官府很难管得了。

  清查人口也就罢了,听曹德的意思,还要让世家大族分田?

  开什么玩笑?

  世家大族这么多年来不知道靠着强取豪夺之类的手段弄到了多少田地,现在曹德居然要他们把地分出去!

  这谁愿意干?

  身为东平吕氏家主的吕昭阴着脸,忍住气,劝谏曹德:“府君,清查大族人口,同时让大族分田这事,应慎之又慎,不然会重演吕布、张邈之事。”

  他的话语中,带有些许威胁的味道。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