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吴质出仕(求票)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惊得呆愣了半晌。

  吴质眼前一亮,颔首道:“小郎君说得对,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帮府君抓住老鼠的,那就是好猫。”

  曹德似乎是被说服了,思量片刻,说道:“此言有理。”

  又道:“足下辩才无碍,又通文墨,不知可愿在我的东平国相府担任记室史?”

  记室史,全称主记室史,是州、郡、县各级衙署中负责文书记录、催督期会的官员,位在主记室掾之下,相当于后世的办公室秘书。

  吴质大喜过望。他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之情,拱手道:“承蒙府君抬举,晚生感激不尽,愿投身麾下,效犬马之劳。只是……”

  曹德问道:“只是什么?”

  “只是家中有四旬老母在堂。”

  吴质道:“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前往东平任职的事,还得跟她老人家说一声。”

  曹德哈哈笑道:“那是当然。我又没让你现在就随我出发,还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吴质有些不好意思,也笑了笑。

  曹德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任命足下为主记室史,六月初八那天,随我前往无盐。”

  “卑职遵命!”

  吴质道:“府君,如果没什么事的话,卑职就告退了。”

  曹德点点头,让曹恪送吴质出门。

  曹恪这才起身,将吴质送到箕山坞堡南门口,这才返回。

  吴质带着从曹家借来的《左传》,在随行小厮的陪伴下,坐上马车,回吴家庄园去了。

  这边曹恪在家呆到傍晚时分,一时觉得有些无聊。

  眼见太阳即将落山,没有先前那么热了,便将曹大福叫来,让他陪同自己去坞堡附近的箕山上游玩。

  曹大福道:“郎君要去的话,请先在书房稍等片刻,待小人去叫人把肩舆抬过来。”

  肩舆,这个时代一种可由两人抬着走的代步工具,形状类似后世的“滑竿”。

  曹恪讶然道:“抬那东西干什么?我又不是不会走。”

  曹大福道:“箕山很高,路又不好走,还是坐肩舆舒服些。”

  不知道为什么,他最近一个多月来总觉得自己服侍多年的主人有些奇怪。

  可哪里奇怪,自己又说不上来。

  比如坐肩舆,放在以前,那可是稀松平常的事,自家主人没那东西时还懒得出门呢。

  现在倒好,不喜欢坐肩舆了,改喜欢骑马或者走路了。

  奇哉,怪哉!

  曹恪道:“走路登山对身体有好处,就这么定了!”

  曹大福拗不过他,只得依从,道:“好吧,那就不坐肩舆。这次出门,带多少人,十个够么?”

  曹恪觉得眼前这个贴身小厮太过谨慎了,噗嗤一笑,道:“在家门口附近的山上走走而已,要带这么多人做什么?”

  曹大福道:“现在世道太乱,山上可能会有流匪,还是小心为上。”

  “我大父来这里的第二天就让人去查探过了,那座山上没有什么流匪,甚至连个活人都没有。”

  曹大福仍然坚持己见:“为安全起见,还是带几个人去吧。”

  曹恪想了想,道:“那就再叫四个人吧,你去安排。”

  曹大福轰然应命,转身出去叫人。

  不多时,曹大福身穿一件褐色布衣,腰边挂着把环首刀,带着四个健壮汉子来到曹恪的书房门口。

  那四个壮汉都是曹家的丁奴,年纪都和曹恪差不多大。

  他们都穿着和曹大福一样的褐色布衣,每人都拿着一把环首刀,跟在曹恪身后,前往箕山。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