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3章 尊天子以令诸侯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荀彧的表现十分不满,脸色一沉。

  不过出于对自己身边这位首席谋士的信任和尊重,他还是耐住性子,一脸期待地问道:“文若,如果……我是说如果,将来迎奉天子,真的发生了安俨所说的变故,你是否还会像今天这样支持我?”

  话音落下之后,大堂中一时寂静无声。

  堂下曹营]众文武大员齐刷刷地盯着荀彧,想知道他会如何表态。

  荀彧沉思良久,才开口对曹操说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荀某绝不负主公!”

  他这一席话,掷地有声。

  堂下众人见荀彧如此表态,都松了口气。

  谁都知道荀彧是个拥汉派,还是个理想主义者。

  他这次劝说曹操抓住机会迎奉天子,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曹营大业着想,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个人理想。

  将来曹操迎奉天子之后,十之八九会向曹恪预言的那样,走到篡汉的道路上去。

  那个时候,荀彧如何自处?

  曹营中的许多人尤其是许多文吏其实是应荀彧之邀才来到曹操帐下,为曹氏效力的。

  荀彧对他们来说,是举主,是恩人。

  他们可不希望自己的举主将来站到曹操的对立面。

  举主荀彧成了曹操之敌,对这些还要呆在曹营混饭吃的人士来说,有什么好处吗?

  现在荀彧面对曹操的询问,表示自己将来绝对不会辜负自己的主公。

  众人放下心来,看来文若内心也是不愿意与主公为敌的。

  他们又望向曹操,想要看他怎么说。

  曹操哈哈大笑,对荀彧道:“有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俄顷,他又望着曹恪,道:“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希望将来不要走到这一步,应该走不到这一步的吧?”

  曹操的势力现在还比较弱小,干掉吕布这样的小诸侯没问题。

  如果对手换成袁绍,那可就是不好说了。

  也许,自己将来会被袁本初灭掉吧?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

  曹恪道:“为了避免走到这一步,小侄以为大伯应该像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尊天子以令诸侯,而不是奉天子,把朝廷攥在自己的手心。”

  “尊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眼前一亮,道:“贤倒不妨细说一二。”

  “小侄认为,大伯可在将来见到天子后,以洛阳残破,粮食短缺为由,请他将都城迁到豫州境内,比如许县。”曹恪道,“汉室迁都之后,我方定时给朝廷供应钱粮,以体现大伯拥护汉室之意。”

  “然后呢?”曹操问道。

  “然后,大伯只安排部分人马留在许县护卫天子,确保朝廷不会落入周边势力之手。”曹恪道,“至于我军大部人马,在大伯的带领下返回鄄城,以后有事,就可以以朝廷的名义去做。”

  曹操听了曹恪的言语,似乎明白过来:“贤侄的意思,是要我把天子接来之后,养着他即可,不要去掺和朝廷之事?”

  “不错。”

  曹操笑道:“这样做,不就和没有迎奉天子一样么?”

  毛玠也道:“不把天子控制在手,又如何能够以朝廷之名行令诸侯之事?”

  “怎么会和没有迎奉天子一样呢?”曹恪讶然道,“天子身处大伯的地盘之上,一切诏令不能出许县,朝廷大事还不是大伯说了算?难道大伯觉得这兖、豫二州还有多少人会真心把天子当回事?”

  历史上曹操在平定河北之后,就把自己的治所迁到邺城,并在那里遥控许都的大汉朝廷。

  现在曹恪只不过是把这个历史进程提前了很多年而已。

  曹恪又道:“倒是把朝廷攥在手心,和天子寸步不离,却要时刻担心帝党搞事,在大伯征伐四方的时候拖后腿。”

  “他们会拖我后腿?”曹操似乎有些不信。

  “一定会。”曹恪自信满满地说道。

  曹操寻思良久,似乎觉得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他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应不应该采纳曹恪的提议,于是扫了堂下众人一眼,问道:“你们以为如何?”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