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天子刘协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刘协似乎觉得董承说得也对,于是又对韩暹道:“大将军,你去上东门,让你的人马将城门打开,放兖州之兵进来。”

  “陛下……”韩暹脸色阴沉,语气不善。

  在韩暹的心目中,刘协不过是个傀儡皇帝。

  现在这傀儡皇帝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竟然对着他韩某人吆五喝六。

  当初我韩某人去曹阳救你,只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博一场富贵,可不是想天天受你这傀儡皇帝的鸟气。

  那边,刘协不等韩韩暹把话说完,又道:“洛阳东边三座城门,由曹军接管,大将军的兵马此后专心守卫北门即可。”

  “陛下……”

  韩暹见天子要自己将东门让出,交给初来乍到的曹军,心中极不情愿。

  董承见状,冷笑道:“大将军,你想抗旨不成?”

  韩暹气急,“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刘协望着韩暹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对身边的一个宦官道:“去宣董符节来见驾!”

  那个宦官应了一声,缓步出宫去办事。

  董符节,即董昭。

  这董昭字公仁,时任符节令,因此又被人为董符节。

  他本是袁绍帐下的参军,后因事离开袁营,准备前去长安朝见天子,路过河内,被张杨留在军中任职。

  不久,刚刚被兖州士人推举为州牧的曹操派遣王必西进长安。

  王必路过河内时,被张杨扣留,幸有董昭从中斡旋,才得以脱身,前往长安面圣,进献礼物。

  因为此事,曹操始终对董昭心怀感激之情。

  去年,董昭随张杨前往安邑迎驾,被任命为议郎,到洛阳后,又升任符节令。

  不久前,杨奉还在洛阳的时候,董昭因他兵力在几个护送天子东归的大佬中实力最强,可是缺乏外援,于是就以曹操的名义给他写信,请求曹、杨两家结盟,曹家出粮,杨家出兵,共扶汉室。

  杨奉看过书信,信以为真,和众将商议,打算向天子上表,请求升曹操为镇东将军。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杨奉没有向朝廷请求让曹操继承他父亲费(bi,四声)亭侯的爵位,只因这个时空中的曹嵩目前还在世。

  刘协知道董昭是亲近曹操的,于是让人召他入宫,要他作为使节前往曹营传达自己的口谕。

  口谕的内容就是命令曹军接管洛阳城东上东、中东和旄(mao,二声)门三门,并在门内扎营。

  曹军主将在人马扎营之后,随董昭、丁冲入宫面圣。

  却说曹恪在烈日下等了半天,不见之前去向韩暹通报的那个校尉回来,心中开始有些焦躁。

  曹德、丁冲、高顺、陈到、潘璋、王双等人也开始议论,言语中透露出不耐烦的情绪。

  “那个黄巾贼怎么还不回来?”这是高顺的声音。

  “什么意思?把我们晾在这里?”陈到气鼓鼓的,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恨恨地道。

  “我们干脆别等了,杀上去得了。”王双叫道,“对面一帮黄巾贼而已,土鸡瓦狗之辈,我们怕个鸟啊?”

  曹德将头一转,瞪了王双一眼,喝道:“胡说些什么?再等等,大不了我们绕到南门进城。”

  曹恪天意间抬头,见一轮烈日已经爬到天空正中,心说这都到中午了,再等下去,我们这些人都只怕要被晒成肉干了。

  曹德这时对儿子说道:“安俨,上前问问守军是怎么回事?”

  曹恪随即催马上前,再次赶到护城河边,正要问话,忽见那个之前去通报的校尉陪同一个络腮胡汉子走到城楼垛口边。

  那个校尉对城下众人道:“大将军到了。”

  曹恪端详那个络腮胡一阵,心说那人就是韩暹吗?

  这时,只听见韩暹对城下众人叫道:“圣上口谕,兖州诸军到城外十里处扎营。”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