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章 调解纠纷(求票)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人不听,坚持将自家的墙壁挨着叶家的墙。叶孝廉咽不下这口气,一纸诉状告到县寺,要和张家人打官司。”

  “后来留侯听闻此事,给张家人写了封信,劝他们退让。你们想知道留侯在信里写了什么不?”

  潘、王二人都摇摇头,道:“不知,写了什么?”

  “写了首诗。”曹恪道,“诗云: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了书信,大感惭愧,就将已经建好的自家墙壁拆了,在距离叶家墙壁大约三尺的地方重新建墙。”

  “叶孝廉家听闻此事,大为感动,也将自家墙壁拆了,后退三尺建墙。因为这事,张家和叶家之间多了个宽度达到六尺的巷子。”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是发生在汉朝,更不是发生在留侯张良的身上,而是满清时期的一段为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故事里那个写诗的张家高官名叫张英,而叶家那位书生人称叶秀才。

  曹恪为了让故事贴合汉朝的时代背景,不得不对其中的人物作了些修改,将故事套到留侯张良头上。

  至于将叶秀才改成叶孝廉,是为了避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名讳。

  潘璋听完那个故事,似乎有些触动。

  他沉思良久,似乎下定了决心,道:“好吧,那我们潘家只要那块地的一半,另一半给王家吧。”

  曹恪问道:“你说的话能算数吗?”

  潘璋道:“我当然不能代替族长做决定,不过我会尽力说服族长和族老们的。”

  曹恪点点头,又问王双:“潘家愿意让一半土地给王家,你还有意见么?”

  王双也谦让起来:“不必,只要个三成就可以了。原李家那块地大概有两千亩,潘家分六百亩给我们,我的族人们想必不会有太大的意见。”

  潘璋又道:“没事,分一千亩给你们吧,大家都不容易。”

  王双还要谦让,坚称只要六百亩就够了。

  二人扯了半晌,最后决定两千亩地,潘家只要一千二百亩,另外八百亩给王家。

  站在曹恪身后多时的杨亭长见问题解决,大喜过望,让二人带族人们回去,并与族长、族老们商量,争取把这事做实。

  潘璋和王双答应了杨亭长,正要向曹恪等人告退,却听见吴质道:“先别急着走,我们府君请二位到客舍中一叙。”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