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章 成军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没有印章。

  曹德又任命那几个文吏中的一人为军正(军法官),一人为粮官,一人为仓官……

  他刚刚将各项人事任命宣布完毕,这时忽见小校来报:“原曹使君帐下军候路招、冯楷各领部曲两百余人,带了调令来到山下,要求见校尉。”

  曹德欣然道:“快让他们进来!”

  当初曹操就和曹德说过,会调两曲人马到他帐下,归他节制。

  现在,那些人总算来了。

  小校领了将令,转身退出大堂,不多时引着两个年约二十五岁的健壮汉子进来。

  两个汉子都是一身戎装,其中一人名叫路招,字文集。另一人名叫冯楷,字子范。

  对于这两人,曹恪没有一点印象,不记得他们有什么历史事迹。

  他们也许就是所谓的无名之辈吧。

  不过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管是不是无名之辈,只要有用,当然是要用的。

  毕竟,这个世界平庸之辈才是大多数,那种惊才艳艳的名人就像宝石一般,十分稀有。

  再说,自己已经遇到潘璋、王双这两个名将,并将他们收归帐下了。

  曹操心血来潮又送几个名将给你,曹恪想想也觉得不可能,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好的事?

  你当名将是生鲜市场上的大白菜呢,想送多少有多少?

  路、冯二人走到曹德面前,单膝跪地,拱手行礼:“末将路招/冯楷参见校尉。”

  “二位不必多礼。”曹德站起身来,走到二人面前,将他们扶起。

  路招道:“卑职和冯军候都是奉了使君之命,来校尉帐下听候差遣。”又和冯楷同时拿出调令,给曹德看。

  曹德看了二人调令,道:“我等候两位多时了,你们怎么今日才来?”

  冯楷道:“我二人在定陶大营中因为人事交割的事,耽误了一些时间,还请校尉恕罪。”

  “既然是因为公事耽误了,那便无妨。”

  曹德接下来对路招、冯楷二人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向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无盐营的近况。

  路招和冯楷二人也向曹德汇报了他们自己带来的部下的情况。

  曹德从路、冯二人口中得知他们这次总计从定陶大营带来了四百多个部曲,十分欢喜,连忙让亲兵去辕门,请那些还呆在营外待命的士兵进寨休息。

  他又向路、冯二人介绍堂下众人。

  路招和冯楷见过曹恪,又和潘璋、王双等人寒暄一阵,便分坐堂下两边。

  俄顷,曹恪听见老爹说道:“据我所知,曹使君计划在九月,秋粮全部收上来之后,就集结大军攻打徐州。到时候很有可能会调我部参战。诸位在近段时间,务必加强手下士卒的训练,不可懈怠。”

  众人齐齐拱手道:“遵命!”

  “很好。”曹德道,“诸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曹恪道:“上次梁山之役,我们在山贼的巢穴里缴获了许多兵器,却没有盔甲和盾牌。那些兵器中,只有环首刀的库存勉强够我部将士使用,其他弓箭、长枪之类的武器数量严重不足。另外,从国相府库房里拿来的盔甲只有十来副。现在我部兵员数量已经快要破千了。”

  “兵器、盔甲、盾牌数目不足是吗?”曹德道,“我晚些时候写一道公文,让人快马送到使君案前,让他调拨一些过来。”

  曹恪点头道:“如此最好。”

  路招听得一头雾水,将头靠近坐在这边的潘璋,低声问道:“什么梁山之役?”

  潘璋便对路招附耳低言,将不久前曹恪射杀梁山贼首夜来风,并和自己带着三百部曲兵深夜上山,趁山贼内乱之机,攻破山寨,逼降喽啰百余人的事迹对他说了。

  路招想不到那个担任军司马的校尉之子竟然有这样的本事,顿时惊得有些呆了。

  坐在对面的冯楷也从王双的口中得知了梁山之役的经过,禁不住望向曹恪,眼神中充满崇敬之情。

  曹恪不知道路、冯二人已然成了自己的粉丝,也不想去关心这些,继续和曹德商议军务。

  他又说道:“此前从梁山上缴获的三百多斛粮食快要吃完了,怎么办呢?”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