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章 商议守城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吕虔看了书信,喜形于色。

  信是以曹德的名义写的。

  上面说扬武校尉曹德奉使君之命率万余兵马来援,到金乡时兵分两路。他自领八千人马转进樊县,要与亢父守军形成掎角之势,共抗来犯之敌,又让军司马牛金留守金乡大营。现在牛金的援军已开到城下,请守军开门让他们进去。

  李乾这时叫来长子李整,命他带兵千人出西门,前去接应自家援军入城。

  李整轰然应命,转身快步离去。

  ……

  陶谦领两万兵马返回任城,和吕由的万余守军合为一处,并在那里休整了十天。

  十天后,他让吕由领兵五千守任城,自率两万五千马步军兵北上,攻打樊县。

  曹军安插在任城的探子提前打听到了陶家军马的动向,偷偷出城,北上樊县,将这重大军情向曹德禀报。

  曹德得到陶谦北上的塘报的时候,已是深夜。

  他虽已有所准备,可听到陶家大军即将进犯的消息,还是有些吃惊,连忙让亲兵去召集曹仁、曹恪、刘若、邓展等军中高级将领前来县衙大堂议事。

  曹恪正在营内自己的帐篷中休息,不久就被自己的亲兵叫醒。

  他听亲兵说曹德召集众将去县衙议事,连忙穿了件白色战袍,打着哈欠,出了帐篷,赶到营门边,会合曹仁等人前往县衙。

  县衙大堂中,灯火通明。

  众人进了大堂,和曹德见了礼,便分两边坐下。

  曹恪睡眼惺忪地问道:“阿翁深夜召见我们,可是得到陶恭祖领兵北上的消息了?”

  “不错。”曹德道,“十天前,陶恭祖听说我大军赶到樊县,就让曹孝威(曹豹子孝威)领兵万人据守亢父城外大营,亲自领兵两万返回任城,和那里的守军会合。刚刚探子来报,陶恭祖计划明天上午就带两万五千人马北上,来攻樊县。”

  曹恪闻言,睡意顿消,连忙问道:“他们什么时候出发?”

  “前锋营会在辰时二刻动身。”

  曹恪在心里算了一下,正要说话,却听见曹仁抢先道:“那他们明天下午就会赶到这里。”

  曹德微微点头,道:“不错。”

  曹仁又问道:“敌军先锋大将是谁?前锋兵力有多少?”

  曹德道,“敌军前锋由臧霸统领,有三千之众。”

  他又问道:“你们认为,这城应该怎么守?”

  曹恪不待曹仁答话,抢先道:“孩儿认为,我们守城的第一步,应该是趁敌军未到,在城外设伏,痛击敌军,挫其锐气,长我们自己人的威风,然后再凭城固守。”

  曹仁听了曹恪的言语,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棘奴竟然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

  曹德想不到儿子在敌人两万五千大军即将压境的情况下,居然劝自己主动带兵出城迎击。

  城内守军总共才八千多人,若出城迎战敌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拿不定主意,又问曹仁:“子孝,你以为如何?”

  曹仁不假思索地答道:“小弟认为棘奴说得对,我们在守城之前,应该主动出击,待杀败敌军先锋之后,再依托城墙御敌。”

  曹德道:“可是我们的兵马只有八千人,而敌军是我们的三倍多。”

  曹恪道:“那又如何?阿翁可以事先安排几支人马埋伏在廖沟河西岸渡口附近的密林里以及河边的芦苇荡中,待敌军只有半数人马过河之时,再一齐杀出。敌军没有防备,必定自乱阵脚。到时候我们趁势掩杀,必能大败敌军。这个计策,叫做半渡而击。”

  曹德思量片晌,犹豫不决。

  曹仁望着曹恪,眼神里满是赞赏。

  棘奴这孩子,足智多谋,比他父亲强多了。

  曹仁稍稍转头,对曹德道:“棘奴此计大妙,兄长不必疑虑,可依计而行。”

  曹德问道:“好吧,如果出城迎战,你们的胜算有多少?”

  曹恪信心满满地说道:“不下八成。”

  曹德听说有八成胜算,有些惊讶,问道:“何以见得?”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