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抛石机彭城发威_三国之大伯是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后,城楼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块以及横七竖八的尸体。

  幸存的陶家悍卒见曹军力士不再发射石块,这才从远处返回城楼垛口边,却发现曹军的云梯已经被先登死士们推到了城下。

  远处,几十台井阑越过抛石车阵,前进到距离城墙近百步远处。

  汲谦也从阁楼中出来,见此情景,连忙招呼士兵们拿石块和兵器对付云梯上的曹军悍卒。

  曹军的先登死士们在陶家守城兵丁的奋勇狙击下,死伤惨重,迟迟接近不了城头。

  不过这种局面没能维持多久。

  几十台井阑上的弓手各就各位,并朝城头放箭。

  北门守军的弓兵大半死在之前飞石雨的攻击之下了,幸存者不多,且仓促应战,很快就被井阑上的曹军火力压制得死死的。

  不多时,曹军的两队先登死士们在后方自家弓手的掩护下,登上了城楼。

  汲廉急忙调集大队刀盾手前去堵戴,然而无济于事。

  冲上城头的曹军先登死士越来越多,并开始向汲廉所在的敌楼以及城内杀来。

  汲廉正要再调人马前去应战,这时一支利箭飞来,击中了他的面门。

  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很快气绝身亡了。

  主将战死,之前还在城楼上顽强抵抗的陶家士卒顿时没有了斗志,开始撤退。

  在南门那边与朱灵率领的袁军厮杀的糜芳听说北门失陷,知道大势已去,于是集结兵马从东门突围。

  他引军出了彭城东门,走了将近三里路,刚到泗水浮桥,就看见夏侯渊领着大队骑兵朝这边冲来,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引众上前接战。

  兵法上说哀兵必胜,归师勿遏。

  陶家悍卒见归路被截,抱有必死之心,人人奋勇争先,与曹军混战一场。

  曹军不敌,损失了大量骑手。

  夏侯渊见状,只得领兵退回东郊营寨。

  曹德和夏侯渊二人率领的两路曹军当初会师之后,都在泗水东岸扎营,却并没有将路堵死,在东南方向留了道宽达数里的缺口。

  糜芳得以引着败军从那道缺口突围,逃往下邳。

  就在糜芳引众逃命的时候,曹、袁联军的大部人马已然冲进了城中。

  曹操进城后,在曹德、曹恪父子的建议下,安排人到城中各处张贴安民告示,同时晓谕三军不得扰民,所到之处务必秋毫无犯。

  彭城中的百姓在曹军进城后,着实担心了几天,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他们中的部分人后来发现曹、袁联军的将士们并没有要把他们怎么样的意思,这才壮着胆子走到大街上,看到了曹操让人贴的安民告示之后,这才放下心来,于是又开始和平时一样,该干嘛干嘛去了。

  彭城百姓的生活逐渐恢复了正常,而曹、袁联军也即将开赴武原。

  曹操等鄄城那边的军粮送到之后,就召集众将官商议攻打武原之事。

  议事的地点,在原彭城国相府大堂。

  曹操待包括朱灵在内的众将赶到,就开门见山地向他们说自己准备在三天后领军前去攻打武原,彻底击溃陶谦军主力,逼迫那位徐州刺史投降。

  曹军随军的粮草本来只够吃十余日了,好在昨天任峻带人送了些过来,不过就算如此,军中存粮也只够吃上月余。

  负责押运粮草的任峻向他转达了荀彧的口信,说是鄄城仓库中的存粮也不多了,战事必须尽快结束。

  曹操因此召集众将,商议怎么攻武原。

  曹恪在便宜大伯说话时,心中有了个主意。

  他待曹操说完,就站起来说道:“武原有陶恭祖的数万大军驻守,我们如果强攻,没有兵力上的优势,只怕得不偿失。”

  曹操问道:“那我应当如何拿下此城?”

  曹恪道:“末将有个计策,可以将陶恭祖的大部人马调开,以便我军轻取武原。”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