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三十八章 kt是怎么卒的_LOL:你不要再秀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组赛结束时,我们依然可以高奏凯歌;但八强赛结束时,结果却和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RNG的爆冷出局,IG的绝境险胜,EDG的奋战惜败,还有LCK的全军覆没——这些都来得太突然,太突兀了,以至于让人在短时间内完全无法接受。

  但在冷静下来之后,重新回顾上周末所发生的一切,不难发现我们所谓“出乎意料”的结局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只不过那些前兆和经过都被我们用或刻意,或无意的方式忽略了而已。

  那么我们究竟忽略了些什么呢?八强赛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别着急,下面我将细细道来。

  其实IG赢过KT这件事,我赛前想过,但没真期待过——所以看着IG最终获胜时,我脑海里居然闪过了类似“我不是在做梦吧”这样的念头。按理来说,KT不缺老将压阵,沟通上畅通无阻,还坐拥主场之利,个人能力上也不逊色于IG——怎么就突然败下阵来了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先回到LCK这个已经开始衰落的赛区。

  其实看了这么多年比赛,被问起LCK的风格时,大家应该都会首先想起“运营”这个词——但如果深究“运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估计大家应该都说不出来...当然,“运营”在不同游戏中的含义也是不同的,所以说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在英雄联盟项目中,“运营”二字永远都跟“低风险”,“地图细节”,“最大化优势”和“资源交换”这些词汇脱不了关系。

  相信前几年看LCK队伍在S赛上呼风唤雨时,很多观众都问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韩国队就这么厉害呢?优势就是场场碾压,劣势经常一波翻盘——其他赛区怎么就做不到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LCK队伍不仅拥有出色的选手,还同时具备许多队伍都不具备的成熟战术思维:他们很少在不争夺地图资源时突然发起团战,因为这样要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他们很少不重视地图视野,因为这将有助于战场决策;他们很少给对手机会,因为对细节的掌控;他们也很少瞬间崩盘,因为总能找到些止损途径——所以LCK从S3便开始统治世界,甚至能够做到连续三年会师决赛...而那么多的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想靠运营干掉LCK,那是不可能的。

  但如今,LCK所打的运营已经变了味。

  前面提过,所谓的“运营”本身是一套关于最大限度活用游戏机制扩大优势的战术思路——本身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但LCK长期以来对这种战术体系的依赖让他们渐渐停止了改进和创新,并最终让它变成了死板的教条——低风险是吧,那我们就避免主动交战;不能给对手机会是吧,那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