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章:考察谠山_山村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末,陈斌和林欣潼他们到了趟七星镇。

  林欣潼和林骏杰到林场,在当地的林工指引下,还看了下她们父亲住的地方。

  她们两还带上一扎香,在他们父亲冲走的地方,进行了短暂的拜祭。

  他们拜访了林场、各养殖场、水电站、林下经济等,走访了比较多地方,行程紧凑,他们很晚才回到长安。

  经过这次探访,陈斌对山村经济有初步的了解,他对民成村的发展思路有了大致的轮廓。

  回到镇里,陈斌说:“下周,你们镇里驻村的领导到村委和我们一起进谠山考察,到时电话通知。”

  林欣潼点了点头,表示支持,陈斌马不停蹄赶回民成村。

  回到村委,陈斌马上拿开地图,详细端详。还时不时问卢支书,民成村一带的水文气候、地理地貌、山林分布等特征。

  陈斌掌握好所有资料后,在一个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的早晨,卢支书带上一大袋子裹蒸粽,以做午饭用。他们一行七人,骑上摩托车进入了谠山。

  这是一条盘山绕行的拖拉机路,这路是拖拉机手上山运木头用的,林欣潼二伯搭着王杰主任、卢支书搭着同事、陈斌则搭着林欣潼、另外一个支委自己开摩托车……

  谠山向来峻,陡著称。清《开建县志》记载:“忠谠山,周80里,层峦耸翠,岚气萦环,顶有白鹭池,广圆十里,四时不竭,古人居此,多谠直之言,故名。旁有龙门山,崖石为门,下有石鲤跳跃之状,游人多有留题。

  开摩托车上山,确实是个技术活,稍有差池,便是万丈深渊。

  谠山的海拔1175米,水资源却十分丰富,落差特别大,他们一行,走走停停,察看着山林砍伐情况,又看看说资源分布和看山谷中的集雨面积等。

  越往上开,走的道路越陡峭,山河的水位落差就更大,卢支书说:“这水资源特丰富,就是交通太不方便了。想进来开发水电,估计难度都挺大。”

  “你看了那边的花岗岩,还有处的石灰岩,矿产资源还是很丰富的……”王杰主任说道。

  “确实,可这些对我这个村来说,还是挺遥远的事情。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把镇里到村那条路铺上水泥,这才是更贴近生活,我们老百姓出行才方便,这才是群众看得见的实惠。”卢支书笑着给大家分烟,大伙在路旁稍作休息。

  王杰走到路旁,看着山涧,说:“这落差太牛了,起码能搞出个一、二、三级水电站来。”

  “用不着爬这么高的山上搞水电吧?我村口那边,还有个落差比较大的瀑布,又近大路,哪个都没搞,就想跑到这大山里来?”卢支书呵呵笑道。

  “那边不容易搞吧?还挺近村的,这个才是最关键!”王杰问。

  “那个搞的话,要搬迁几十户,淹没农田一大片,就看你们本事了!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