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临安半月事_将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珠子转一次积聚多少功德,如同做生意一样,都是明明白白写在佛经里的,你用什么佛珠念经,功德各不相同,从一倍功德到千倍万倍功德不等,其中佛珠材质以菩提子为最佳,号称无量功德,而姜瑶手里这串佛珠,乃是菩提子之中最为珍惜的凤眼菩提子,传闻手持凤眼菩提,可以修一切法。

  姜瑶是信佛的,这串菩提子十多年里在她手中不知道转了多少次,念了多少经,也就是说这串佛珠在旁人眼里或许就是一串佛珠,在姜瑶眼里就代表着她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无量功德,要知道哪怕是见到赵灵儿和赵显这一对儿女的时候,姜瑶也没有舍得拆这一串佛珠,碰到了几个孙儿之后,才勉强割爱,把这串手珠硬生生给拆了下来。

  项樱,高雅儿还有萧铃儿这三个儿媳妇虽然都不笃信教派,但是这个年代的上层人士大多通晓佛道,因此自然知晓这串手珠的珍贵之处,当下立刻找了几条红绳,给这几个珠子串在的绳子上,戴在了胸前。

  在肃王府住了一两天之后,项樱又带着姜瑶去拜会了谢太妃,说起来姜瑶乃是谢太妃的儿媳妇,但是谢太妃之前久居深宫,姜瑶又只是一个侧妃,婆媳两个人却是从未见过面的,两代婆媳都是初次蒙面,也算是古今少有的事情了。

  谢太妃乃是出身山阴谢氏的名门之后,本来眼界极高,而且这个时代的婆婆往往会苛待儿媳,好让她们不敢放肆,不过姜瑶生了赵显这么个儿子,谢太妃怎么也不会难为他,婆媳两个人坐在一起说了半天话,提起当年的肃王赵长恭,都是各自垂泪。

  无论怎么说,姜瑶虽然是被老肃王掳来南启的,道歉她对赵长恭多少都会有一些感情,不然她在启国待了二十来年,就算找不到出逃的方法,想死还是很容易的。

  由于赵显现在地位奇高无比,两代婆媳,相处的都还不错,只不过平日里项樱要操持肃王府内外的事情,还要处理政事堂送过来的文书,相对来说要忙一些,所以她干脆就让高雅儿还有萧铃儿两个人,代她孝敬两位老人。

  转眼间,姜瑶来到临安城已经大半个月,赵显离开临安也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里,项樱大半时间都扑在了肃王府的书房里,与赵显的那些“秘书团”们一起处理临安城内外的事务,最初的时候,还没有出什么问题,但是当朝廷下发伐齐诏书,临安城内外都知道赵显不在临安城的时候,项樱就明显感觉到了吃鸡。

  她毕竟不是赵显。

  甚至她还不姓赵。

  因此从肃王府之中流传出去的这些“政令”,便有些人开始阳奉阴违,甚至政事堂朝肃王府送过来的文书也越来越少,倒不是谢康有什么不臣之心,而是就连谢康这个肃王府的死党,也有些不太信任项樱。

  毕竟他是一个士大夫,而且还是一个大儒,牝鸡司晨,惟家之索的道理,谢康十岁的时候便读过,让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把政权交托在一个女子手里,谢康肯定是不太愿意的。

  也就是说,谢康这些读书人,可以接受听赵显这个肃王的话,却不可能去听项樱这个肃王妃的话,哪怕两个人给出的意见可能是相同的。

  在最近几天时间里,临安城坊间甚至还有有些不像话的歌谣传诵,有些临安城的无赖子,暗中对肃王府指指点点。

  说肃王府不如改名叫项王府。

  本来只要有林青坐镇临安,再加上宗卫府握在手里不失,项樱也不会在乎这些风言风语,可是,这天晚上,宗卫府给肃王府传来了一个消息。

  西楚兵进夔州了。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