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7章 做导演_简行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清晰摄像机HDR-FX1E,其分辨率达到了1440×1080,能达到专业级摄影。

  有尘珠加持,不比一些广播级摄相机差,拍些小屏幕上星纪录片都没问题的。

  再加上数码相机,大十万就没了,然后是采购电脑,剪辑工作站,谢玉自己去中关村采购水货配件,自行组装,倒是能省不少的。

  十二月份,谢玉驾照下了了,入手一辆二手能装人拉货的面包车,喷涂上婚纱摄影店的楼后logo,但人才市场上招募了两个中专生当固定员工,又招募了几个北影学渣当临时工。

  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虽没有心魔大咒,但凭着一些心理学知识,加上“三寸不烂之舌”,当然了,北影学生的学生证也是蛮好用的,很快拉倒第一单。

  天冷了,再两个月就新年了,结婚的人多了,现在还没到内卷市场的时候,还算婚纱摄影公司的红海期,对谢玉这个“新人”来说,拉单的难度也没预想中的大。

  要你们看看什么是喜庆的影楼风,对于数据面板上,已经四级临时导演经验,相当于二流影视学院学生,毕业三年工作经验的谢玉来说,不难…。

  更何况谢玉那些多次穿越经验,很快谢玉的影楼有条不紊的干了起来。

  有前面几单子,加上谢玉的“快速剪辑成片”,以及有些降维打击的“美颜”能力,很快口碑就起来了。

  如此北影那几个学渣也不再抱怨,理论联系实践经验值蹭蹭的往上涨,很快就升到二级水准,当然谢玉不克扣的钞能力也是重要因素。

  其实很多脆皮大学生在学校的学到东西,在社会,根本没用,只到了工作时,经验快速上涨了。

  每次拍摄婚礼流程,谢玉都只要一个很低的价格,目的自然是想要得到可以向外发布的版权。

  多数新婚夫妇贪便宜,会把版权授权给谢玉,当然了,也有宁可花高价,也不愿授权的,毕竟这里是首都隐形富豪不少,当然了,也让谢玉挣得更多。

  才开业一个月功夫,加上这也稿费,谢玉通过这北影学生的关系,在青年制片厂那边花了二十万成功淘到一台广播级别,相对大快头的松下数码摄像机的DVCPRO50M机型。

  这可是电影入门级别摄像机,在广播电视领域可说主力机型了。

  有这加持,谢玉很快利用在广电公司备案一个婚庆剧本,申请拍摄许可。

  其实,内容都是这样在网上共享的资料和这些日子拍婚礼的剪辑合成。

  当然基础剧本也是有的,相对散乱,谢玉给做成微单元剧模式,加上自制一些欢乐吐槽字幕。

  有影楼风,也有后来那种真人秀的影子。

  最后谢玉利用尘珠快速美颜剪辑了一个三十集的散装记录电视剧。

  这时就有平台的的重要性了,谢玉招了一个北影管理学院的学生,他老爸就在首都电视台工作,不然他也不会学这个专业了。

  他来谢玉影楼坚持,有同学忽悠,也有无聊想证明下自己的意思。

  通过他的关系,谢玉和首都电视台生活七台的一个副主任搭上关系,这有些喜庆的影楼风,在快到新年的时候…。

  看在谢玉十万红包的面子,加上免费授权,也不分享什么广告费的情况!

  就在这个寒冷的天气中,因为数据面板关系,谢玉在这个世界的第一部电视剧《婚礼记录》,在首都生活七台,终于有机会播出来了。

  别看这个年头,拍摄电视剧的剧组不少,但真能正常在电视台上顺利播出的也不多,多数压箱底后通过Dvd的模式在线下市场悄无声息的就投放了。

  这也是,你就算是是电视剧爱好者,也会发现在路边随便一个小VCD、DVD摊子上能发现好多没见过的电视剧的重要原因。

  而且就算是电视台上演出过了,DVD光碟中内容好像也多出一节,也就叫未删节版,或者导演剪辑版。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