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5章 整治广东_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中原人的心中,这里是“取富”的地方,从两汉到唐宋期间,长江以南的农业水平有了较快的发展,而广东的农业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原和江南其他地区。

  待到南宋开始,广东的水利工程以及先进的农业技术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而在大明的时候,广东已经种植经济作物了,甘蔗。

  广州冰糖,潮州的蚕桑、苎麻、茶。

  柑橘、荔枝、龙眼之类的别说赵小五都没尝过,享受了一把杨贵妃的待遇。

  而且赵小五还发现了新作物:花生。

  当然杨文岳看到的是,潮州地区种烟极多,据说是从吕宋传过来的,叫什么金丝叶,性最酷烈。

  因为广州因为地理位置,农作物已经不是单纯的满足饱腹的功能,更多的是去海上赚取“外汇”。

  杨文岳与赵小五二人在广州分别走访。

  对,就是走访,官军的战斗力太差了。

  再加上锤匪说要废除苛捐杂税这么一个口号,百姓就已经倒戈大半。

  这里不同于中原内陆,百姓对于中央王朝并没有那么多的忠诚,活不下去就下海,属实是基操了。

  杨文岳手里拿着册子,看着远处所谓的沙田、洋田、咸田、潮田。

  广东的有识之士已把视线触及于“广南之余地在海中者”,认为近海的岛屿如潮之南澳,雷之涠洲、蛇洋洲,“皆广百里,开辟之,可以为一县。”

  那些被赶跑的广东士绅多是靠着自家养的海盗,跑到这些岛屿上暂且躲避,等待朝廷援军来收复广东,他们在回来继续享福。

  在垦辟这些动辄延袤数十里的沙田、洋田的过程中,人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杨文岳瞧着雷州海岸的万顷洋田,听着本地主动投靠的小地主说:“用力少而所入多,岁登则粒米狼戾,公私充足;否则,一郡告饥”。

  收成好坏关键就在于“海岸修没修”。

  岸修则可免咸潮泛濫伤败田苗,还可保证渠闸水利功能的正常发挥。

  不仅,如此,杨文岳还被科普到,经常疏浚堤内的水菜,也是不可偏废的要务。

  工程大的堤渠整治,当然需要能以此为先务的官府出面组织。

  杨文岳微微颔首,这种活官府都不管,多是本地大地主组织的。

  至于规模较小的墩坝修筑,则顺德、新会、香山诸县滨海百姓早已付诸行动了。

  现在他们全都跑了,那这些田地自然是归锤匪所有,该分润分润,他带来那么多流民,正好与本地百姓夹杂在一起分田。

  当然更让杨文岳惊诧的是广东的耕田面积不断的加大,甚至在罗扶山上,利用瀑泉的自然流水,都改造出了一年两收的“天田”。

  甚至有些地方的稻米一年三熟,就这样本地百姓的粮食都不够吃。

  他们所持的大米都是要从交趾以及广西方面的输入,所以出现饥饿事情是在所难

  请收藏:https://m.ll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